復旦科研新篇章:頂尖科學家匯聚,創(chuàng)新驅動未來人才培養(yǎng)院校動態(tài)

點擊數: / 作者:調劑貓 / 2024-08-24
院校資訊

在這個充滿活力的暑假,復旦大學迎來了科研領域的一系列重大進展。知名臨床神經科學家、世界卒中組織副主席克雷格·安德森教授已全職加入復旦,他不僅忙于組建實驗室和招募博士后,更懷揣著融合神經調控、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與臨床研究的宏偉藍圖,致力于培養(yǎng)能夠引領未來十年科技浪潮的青年才俊。

與此同時,復旦正加速構建全新學科體系,四位來自全球的頂尖科學家即將入職,成為各自領域科研方向的領航者。學校深刻認識到,人才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基石,因此,在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上采取了超常布局,力求實現(xiàn)“人才先行”的戰(zhàn)略目標。

從“帽子”到“匹配度”,人才引進新標準

復旦大學在人才引進上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過去,院系往往以“帽子”和論文數量為衡量標準,但如今,學校更加注重人才的“匹配度”,即人才是否與學校整體發(fā)展目標、學科布局以及國家戰(zhàn)略需求相契合。今年上半年,已有80多位學者加盟復旦,其中七成是學校急需的基礎學科和新工科人才,這一變化彰顯了復旦在人才引進上的新思維。

從“成果”到“定力”,科研環(huán)境再升級

在復旦灣谷,相輝研究院以其獨特的學術自由空間吸引了全球學者的目光。這里沒有傳統(tǒng)實驗室的束縛,卻為學者提供了思想碰撞的沃土。相輝學者們在這里安心探索、深度交叉融合,不斷推動創(chuàng)新策源能力的提升。學校通過設立10年無考核聘期等制度安排,為學者提供了寬松的科研環(huán)境,鼓勵他們勇攀科學高峰。

從“資源跟著人才走”,激發(fā)青年科研活力

復旦大學正逐步改變“人才跟著資源走”的傳統(tǒng)模式,轉而實施“資源跟著人才走,尤其是跟著青年人才走”的新策略。學校通過基礎研究特區(qū)計劃等舉措,為青年科學家提供充足的資源和自主權,鼓勵他們探索交叉融合領域,沖擊國際頂尖的科學問題。近兩年來,學校已累計投入1.16億元支持基礎研究領域青年人才85人,這些青年才俊正逐步成為復旦科研創(chuàng)新的主力軍。

隨著頂尖科學家的匯聚和科研環(huán)境的不斷優(yōu)化,復旦大學正逐步構建起一個充滿活力、開放包容的科研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這里,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將擁有更廣闊的舞臺和更充足的資源去追逐科學夢想、創(chuàng)造輝煌未來。

本文轉載自文匯網